
赵汉青,(1990.6- )男,山东省枣庄市人,医学博士,副教授,主治医师,高级工程师,硕士研究生导师。2012年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,获得理学学士学位,2019年毕业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内科学专业,获得医学博士学位,同年8月任河北大学中医学院教师,2022年3月任命为中医系主任,2023年起连续担任河北省科技特派员,2025年入选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首批“岐黄赤子”培养工程。
教学方面
主要承担本科生《金匮要略》,研究生《中医药临床科研方法学》,全校通识通选课《中医气功学》教学与发展改革工作。参与编写国家级规划教材两部,主编教学参考资料一部,指导学生在“挑战杯”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、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总决赛、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、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等国家级竞赛中斩获奖项,指导学生获得两项国家级大学生创业项目立项,培养的多名本科生、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。
科研方面
主要围绕中医药信息学领域开展多学科交叉原创性研究,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河北省青年人才拔尖项目、河北省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等科研项目,在中医药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、中医生理状态识别、中医药战略发展、中医学派思想及医史文献整理研究方面积累了一定成果。
社会兼职方面
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论文评审专家,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理事,易水学派研究分会副秘书长,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信息专业委员会理事,中国针灸学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委员会委员,中国针灸学会手法量学专业委员会理事,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青年委员,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老年健康标准分会委员,北京鹤年堂中医医院特聘专家,河北省数理医学学会医养与智慧康养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,保定市科协科技创新智库专家。
联系方式:zhaohq@hbu.edu.cn
课题组网站:https://www.x-mol.com/groups/tcm